自今年6月“化纠纷、送温暖、人民调解在身边”专项活动开展以来,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坚持以防范风险、化解矛盾为主线,不断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,提升化解纠纷能力水平,创新人民调解工作方法,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、不激化,为维护本市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据统计,截至目前,全市已有5712个人民调解组织,2万余名人民调解员,调解矛盾纠纷1.7万余件。
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坚持疫情防控和矛盾纠纷调解“两不误”,努力探索疫情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新方法、新途径,充分利用微信、电话、视频等方式开展调解工作。全市2万多名人民调解员通过人民调解信息化平台和“津调通”App积极开展培训,有效提升了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。
在此基础上,本市持续推进“访调对接”“医调对接”工作,积极推进“公调对接”规范化建设。目前已建立“公调对接”组织191个,派出所向人民调解组织导入纠纷3332件,已成功调解3287件。同时,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、社会组织的协调配合,依法规范推进行业性、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设立。据统计,今年新成立金融纠纷、信用纠纷、知识产权纠纷等人民调解委员会57个。
|